自然 生态 养生
电话:0519-83981615,15380030558,13685233005, 13328187906
传真:0519-83387066
电邮:13685233005@139.com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几千年的农业社会熏陶,让中国人对土地、对粮食的执著根深蒂固。对于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当代中国而言,解决好吃饭问题更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改革需要稳定的社会基础,必须确保粮食不出问题。因此,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是我们格外需要重视的课题。
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环境正在发生复杂的变化。从大环境来看,农业企业不断壮大,大量的资本也开始涌入农业这片“金土地”。
我们商会有三家企业在探索走生态农业之路。我们对比较有代表性的两家企业,他们分别是“常州金土地农技科技有限公司”和“格尔木枸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他们的现状如何、发展前景、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等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调研。
一、两家企业的概况
1、“常州金土地农技科技有限公司”是我们商会副会长单位。副会长巢文毅的“金土地”公司位处常州市孟河镇与丹阳接壤的地界处。公司创业之初,主要对广大农民进行与农牧业相关的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多项中介服务项目,积极指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解决疑难问题,所供应的种子、化肥、苗木及农产品等被称为“放心”农资。
五年多前,他们经多方考察咨询,引进种植了美国的薄壳山核桃“碧根果”。在进行山核桃示范园区建设时,他们还尝试了“农牧间作早产丰产高效园艺式栽培模式”,在果园放养了数千只草鸡。这些鸡以昆虫、蚯蚓、草籽或种植的牧草为主食,鸡粪则成为山核桃树极佳的有机肥料,形成了良性循环模式。我们商会几次参观考察,在他们的农业示范园区,只见数千只生态放养的草鸡在果园里觅食,只只强健精悍,其鸡蛋更是个头小、蛋壳光滑且有光泽。“碧耕源”牌的生态放养鸡蛋不仅在常武地区有销路,连镇江等外地消费者亦慕名求购。
引进的美国“薄壳山核桃树”是一种用途广泛,受益时间长,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经济价值高的树种。果仁是集食用、保健、医疗于一身的珍贵干果。即使是在发达国家,薄壳山核桃的销售也仅限于高档超市、机场、码头和港口,在国内外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薄壳山核桃树也是山区综合开发和农家脱贫致富的优良树种,既可增加我国果品(食油)种类,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还可丰富我国胡桃科植物的种质资源。进一步引进薄壳山核桃树优良品种和发展薄壳山核桃树种植,对缓解我国耕地紧张的矛盾,增加木本粮食(油料)产量,丰富果品市场,改善食物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以及美化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现在金土地公司已有薄壳山核桃和楸树等绿化苗木基地500余亩,“长山核桃生态高效种养模式研究与应用示范”等项目,促进了本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丰富了苗木品种,提升了常州市种苗产业的生产水平,现薄壳山核桃一年生至五年生的嫁接苗均有供应,带动了本地农户增加经济效益,繁荣了农村经济。
有薄壳山核桃基地300余亩,建有全自动间歇喷雾扦插池、温室等基础设施,致力于农业项目开发与科技创新。五年生的薄壳山核桃树90%已挂果,长势良好,收获的薄壳山核桃果实,目前在市场上卖到了5元钱一颗的好价钱。在核桃园空隙地套种中药材和牧草,散养“雪山草鸡”和扬州四季鹅,是公司的又一项技术创新成果,生产的“碧耕源”牌草鸡蛋,供不应求,畅销常武地区。另外,在核桃林下现套种的半夏、丹参、薏苡、荆芥、薄荷、射干、红花等中草药均已成“材”。核桃园内的广阔空间和野生食物丰富的林间生态环境,为鸡、鹅自觅天然食饵创造了条件,种、养植的共作互补,达到了“零排放”和“零污染”,符合国家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有机、绿色农产品的要求,真正实现了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公司在2006年引进美国薄壳山核桃品种时,聘请了省内外多名专家,共同开展薄壳山核桃的品种选优、繁育及园艺化栽培技术的开发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实力。现在和十多家农科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成为科研基地、实训基地。2013年获得了国家林业局的科研扶持基金。
根据目前的良好势头,金土地公司的发展规划将在今后5年以内,在周边地区建立一个薄壳山核桃村,发动当地农民在家前、屋后、四旁等自愿种植薄壳山核桃树,在条件成熟后伺机成立相应的专业合作社,以组建薄壳山核桃食品生产产业链,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将常州打造成为“全国碧根果之乡”。
2、“格尔木枸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我们商会的常务理事单位,总经理高静和她的丈夫,四年前从机电贸易领域跨越到了现代农业,远赴大西北,在青海省格尔木市河东农场租用1700亩农田,开始尝试种植有机农产品。其中种植面积最多是大颗粒枸杞。在做出这些决定之前,他们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和全国范围的筛选考察,最终认定青海格尔木是最合适的种植基地。
格尔木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南部,平均海拔2800米。而河东农场的农户灌溉土地的都是雪山水,三江源附近的空气和水质都异常纯净。在这样的环境生产出的有机农产品,才是从源头上让产品质量、品级都能站在金字塔塔尖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上才能有市场竞争力。
他们公司当初有过面临两种选择,一是选择当地农户耕种多年的1000亩熟地,可以很快很轻松地开始种植;二是自己动手开垦1700亩处女地。他们经过认证,拍板拿下了处女地。总经理高静认为,这是这块土地的新开始,也是他们自己事业新的启程。
目前他们投入的更多资金是园区建设和育苗研发。他们的研发团队还承担了当地政府人工养殖野生黑枸杞的科研项目,进行生物套种,增加普通农产品附加值。并和宁夏农林枸杞研究所进行长期合作,通过对枸杞品种、种植技术、深加工手段等多个层面的研发,推出了5个级别的红枸杞产品。就在2013年夏天,红枸杞产品得到了欧盟有机检测认证证书。这就意味着他们公司的产品,可以销往欧美国家。
1、农业项目产品投资选择一定要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吻合,就能享受到政府的政策优惠,薄壳山核桃是含油量颇高的木本油料作物,是国家保证我们粮油安全战略目标实现所大力提倡、扶持发展的木本油料品种。
2、开发农产品的一定要要体现产品经济寿命的长期性。薄壳山核桃尽管幼龄期长,但进入盛果期后,其经济寿命长,盛果期可达一、二百年,堪称“一劳永逸”的产品。
3、企业产品的选择要体现相对稀缺性。坚果类产品相比水果来说,市场比较稀缺。特别薄壳山核桃,在坚果类中优质性壮首屈一指,故成首选品种,黑枸杞也是如此,它的产地土地、气候等特殊要求,还未大面积种植推广。
4、企业产品的选择要体现市场需求的普遍性、长期性、原生态黑枸杞、红枸杞、薄壳山核桃等其独特的人体保健功能(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符合大众的需求。已经开始被世人所关注。
5、企业产品的选择要体现一定的科技含量,具有相当的市场竞争力。
6、企业产品的选择要体现产品经济利用率高。有利于产业开发、做大、做强、做长产业链。薄壳山核桃植物学家称其为堪称完美的植物,木材、果仁、果壳、树叶等等经济价值均为上乘,且是优良的绿化树种。青海枸杞也是如此,饮品、果酒、药用等是重要原料。
7、培养自身的人才队伍,建立起一支创业的团队,抓好产品的高科技含量,打造自主知识产权。
8、要结合现代营销新思路,形成适合自己的独营销方式,找准合作伙伴,把产业做大、做强。
三、当前存在的最大困惑
对上面两家企业走现代化农业之路的调研来看,我们认为还是相对成功的。但是,作为农业投资来说,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领域。它有着科学性和合理性,来不得半点盲目。他们在实践中也有不少困难,困惑,归纳起来是:
1、如何帮助减轻对农业投资项目风险 风险大是农业投资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农业自身特殊性造成 农业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农业投资以农产品自然生长过程为基础,生长周期决定投资回报周期,相比二三产业农业投资回报期比较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是负收益,这与资本追求短期收益的倾向恰好相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条件也会严重影响投资效果,极端天气(如干旱、洪涝、台风等)难以预测且无法避免,一旦发生就导致大规模减产或无产。在我国农业保险体系还不完整的背景下,农业投资者不得不独立承担投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不确定性,投资亏损的可能性比较高。
2、用法律规范和保护农业项目投资者合法权益 农业的潜在收益和国家的政策资金扶持,吸引了一大批农业项目投资,其中不乏急功近利、盲目炒作的投资者,这部分投资扰乱了农业市场,加剧了农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同时也自身难保。 农业投资者中有不少是盲目冒进的。这些投资者完全不懂农业经营,盲目跟风投资,没有充分研究和规划,只想借政府扶持之便,不愿进行大规模投资,企图在短期内从农业经营上捞一笔。最终,受制于农业投资自身特点的牵制,绝大多数投资都无法获得良好的收益。真正良好的农业投资,往往“看得多,做得少”,因为农业投资本身需要考虑的因素会多很多,不仅需要考虑产品、市场、企业管理,还需要考虑当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绝不是随便拉一个团队或者简单分析之后就能够进行农业投资。农业成功需要长远谋划,急功近利盲目炒作易失败
3、相关部门如何帮助化解经营成本,让农业投资者前途光明 投资农业必须慎重考虑和选择进入环节,一方面,生产要素在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分布有所差异,比如加工领域的要素用在种植领域不一定能够获得高效率。另一方面,投资产业不同、投资地区不同也会导致进入环节有所差异。如果选错投资环节,就可能增加经营成本,也就失去了资本投资的意义。 一方面农业投资必须根据自身实力、产业特征和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准确定位,找准合适的进入环节,制定合理的经营战略,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如何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在资金信贷、教育培训、技术转让、产品宣传、市场营销等方面有更实惠的政策支持。
4、人才引进方面期盼有新的优惠政策 农业企业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面临较多难题之一就是人才缺乏,这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急需面对的一大课题。希望政府在这方面能有一些新的扶持政策出台。
四、投资农业项目的若干思考
我们商会关注农业项目由来已久,原常州市常务市长李林生,张立民、张耀芳、周祥荣等多次和商会企业家去常州金土地农技科技有限公司调研指导,会长辛长宝、秘书长童方云率十多位老总,亲莅青海格尔木考察调研有机枸杞基地。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烈欢迎和隆重接待。和格尔木市人大副任、工商联主席张亚邦、格尔木市周副市长,统战部扎西才仁副部长一起交流,希望获得当地党委政府对格尔木枸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能有更多的支持,以点带面促进西部开发。
几年来接触到从事农业项目的企业,也让我们增加了对农业问题的认识,我们对农业项目的投资者们有几点建议:
1、认识农业
出门七件事,件件离不了农业,农业包容万象,知识包括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因此只能从拿手的入手,专一样而后谋发展,创效益。投资农业者要牢记,最普通的东西往往最不容易出类拔粹。
2、以市场为中心,因市种植、因价上市
农业投资更是要获得收益,要赚钱,因此就得紧紧围绕市场,围绕着农产品如何卖上好价钱,让市场和价格指导你要种什么,什么时候种。记住先找市场再投资。
3、以人为本,因人而作
市场找好了,当然得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了。选出自已的强项,发挥自身优势,选好项目,先挖出第一桶金后再图扩大,这对白手起家者尤其重要。
4、因地制宜,因时而种
因地制宜是不可忽视的,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耕则耕。发挥自身地理气候优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5、精打细算、合理布局
投资成本要核算,例如,目前国内农业中用工较多,如何提高用工效率也得自己好好算计一下。还有,如何创造综合效益,要考虑到如何套种、轮种、立体化、产业链化等等,这些算好了,成本可能降低不少,效益自然出来了。
6、出奇制胜
对农业来说,出奇就是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观念、新点子等往往能让你先获商机,稳操胜券。对小规模投资农业,出奇往往能让你快速得到第一桶金,获得最重要的原始积累。
7、规模创效益
当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要创造更大的效益就得有一定的规模,没有规模就成不了大气候,规模化后不仅可以机械化、专业化、而且可以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小规模发展以后就要走联合、整合当地的优势品种,区域化种植,做特色农业创品牌的道路。
8、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没有科技就没有今天农业的欣欣向荣。掌握知识、科学种田,应该深入投资农业者的心中。
投资农业要考虑天、考虑地、考虑市场等因素,稍有不慎可能前功尽弃,全军覆灭。风险不可谓不大,不能不考虑。投资前做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整出两套成本,特别是小资本投入农业,最好从小做大,充分做好风险控制。使自己能够经历失败后,东山再起。
创业不易,投资农业也一样不易,但是我们相信只要肯动脑,广开思路,拓展视野,掌握市场,投资农业领域项目,还是可以赚到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