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生态 养生
电话:0519-83981615,15380030558,13685233005, 13328187906
传真:0519-83387066
电邮:13685233005@139.com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江苏省珍贵用材树种培育行动方案(2016-202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1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江苏省珍贵用材树种培育行动方案
(2016-2020年)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断为指引,以全面贯彻落实林业发展“四个着力”为方向,以坚持绿化与珍贵化、彩色化和效益化相统一为目标,以发展材质优良、效益显著、前景广阔的珍贵乡土树种资源为重点,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深挖造林潜力,推动全社会参与国土绿化,实现绿化美化与“蓄宝于林,藏富于民”有机结合,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部门协调与分工合作,形成发展珍贵用材树种的社会共识。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积极性。
2﹒尊重自然、适地适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立地条件,特别是水文条件选择适宜珍贵用材树种造林。牢牢把握珍贵用材树种生长发育和林分自然形成的内在规律,科学培育发展珍贵树种用材林。
3﹒长短结合、以短养长。依据珍贵用材树种生长特性,结合各地发展实际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合理应用各类林农和林苗复合经营、混交造林、抚育改培等模式及配套实用技术,促进珍贵用材树种资源培育和产业发展,实现资源总量持续增长,绿化与珍贵化、彩色化和效益化相统一。
4﹒市场导向、效益优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明确珍贵用材树种建设规模和培育利用方式,实现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科学选择生态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明显的适生珍贵用材树种造林,充分利用和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促进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环境友好。
(三)目标任务。根据“一区二带三网四片多点”的绿色江苏林业发展总体布局,到2020年全省新植珍贵用材树种1亿株,珍贵用材树种总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其中,以“一区二带”为主,营建珍贵用材树种成片林40万亩,新植珍贵用材树种2000万株;以“三网四片多点”为主,栽植珍贵用材树种8000万株。以现有林木良种基地定向改建为主,年提供优质种苗3000万株。
(四)进度安排。2016年做好调研摸底、规划编制、方案制订、组织发动、地块落实、技术培训、苗木准备等前期工作;2017年栽植3000万株;2018年栽植3000万株;2019年栽植2000万株;2020年栽植2000万株。
二、建设布局
(一)珍贵用材树种成片林基地建设。结合全省沿海防护林体系、沿江河湖防护林体系、丘陵岗地植被恢复、绿色通道及用材林基地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一批高标准、规模化的珍贵用材树种成片林基地。到2020年,全省建设珍贵用材树种成片林基地40万亩,共种植珍贵用材树种2000万株。
(二)珍贵用材树种进村(单位、社区)入城(镇)。结合绿美乡村和森林城市建设,实施珍贵用材树种“进村(单位、社区)入城(镇)”行动,大幅度提高珍贵用材树种在城乡造林绿化中的应用比例。到2020年,全省村庄绿化和城市(镇)园林绿化新种植珍贵用材树种4000万株,其中,农村2500万株以上,城镇1500万株以上。
(三)丘陵山区珍贵用材树种补植培育。结合全省森林抚育、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等工程,推进丘陵山区珍贵用材树种补植造林和定向育林。到2020年,全省丘陵山区结合森林抚育补植珍贵用材树种1200万株;推广珍贵用材树种林农复合经营和材果兼用林经营模式,种植珍贵用材树种300万株。
(四)生态廊道与绿色通道补植提升。结合森林抚育工程,推进沿江、河、湖、海等重要水系生态廊道和骨干公路、铁路绿色通道树种结构调整与质量提升。对因树种选择不当,林木生长势差或景观效果不佳的林带逐步进行改造。到2020年,全省完成生态廊道与绿色通道质量提升补植珍贵用材树种1000万株。
(五)杨树林种结构调整与树种优化。结合树种结构调整,对农田林网、四旁绿化中的杨树有计划地进行改造,并实施珍贵用材树种更新补植或零星栽植。到2020年,在推进杨树成片林更新发展珍贵树种基地的同时,全省农田林网与四旁共栽植珍贵用材树种1500万株。
三、重点工作
(一)科学制订方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制订全省分地区、分年度珍贵用材树种培育目标任务。督促各地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山头地块和责任单位。指导各地科学制订珍贵用材树种造林设计方案,把好树种关、种苗关、密度关和配置模式关,确保建设质量和成效。
(二)强化示范带动。实施“十百千万”示范基地建设行动,建设10个珍贵用材树种培育示范县、100个珍贵用材树种培育示范片、1000个珍贵用材树种培育示范村、10000个珍贵用材树种培育示范单位。通过示范建设,总结出一套可看、可学、可操作、可推广的珍贵用材树种培育技术和发展模式。
(三)广泛组织发动。积极开展以栽植珍贵用材树种为主题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鼓励适龄公民每人每年栽植3至5株珍贵用材树种,省、市、县(市、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学校等要在各自庭院、厂区、营区、矿区、校园等内开展珍贵用材树种义务植树活动,或结对到乡村、珍贵用材树种基地、义务植树基地等栽植珍贵用材树种。
(四)强化种苗保障。结合全省苗木产业结构调整,整合现有种苗基地资源,尽量消化我省现有林苗库存,同时根据周边省市的苗木资源动态,扬长补短,培育我省的特色树种苗木,避免重复浪费。积极推广容器化、标准化、工厂化育苗新技术,加大多年生大苗培育力度。开展珍贵用材树种“入万村进万家”活动,形成发展珍贵用材树种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加强技术服务。深入开展珍贵用材树种的良种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等研究。加强珍贵用材树种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集成与推广,制定相关技术标准,为珍贵用材树种发展提供“快餐式、套餐化”的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技术指导,解决珍贵用材树种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加强技术培训,将珍贵用材树种科技培训纳入全省农民培训计划,提升林农发展珍贵用材树种的技能素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广泛发动。珍贵用材树种培育工作涉及范围广、时间周期长、标准要求高,各级人民政府对此要高度重视,把珍贵用材树种培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协调,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关键环节,确保我省5年完成珍贵用材树种发展1亿株的目标任务。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省珍贵用材树种发展工作涉及多行业多部门,各部门要切实履职、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机制。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协调,主动会同各有关部门研究解决珍贵用材树种发展推进过程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林业部门做好协调服务,负责规划指导、良种把关、质量检查等业务工作。交通运输、水利、建设、教育、农垦、环保、部队等部门做好本部门(单位)珍贵用材树种培育工作。
(三)加大扶持,落实政策。研究制订珍贵用材树种发展扶持和奖补政策,对区域范围内珍贵用材树种发展工作完成较好的给予相应财政补助,引导社会资金向珍贵用材树种发展聚集。统筹使用好国家、省有关生态建设工程等造林绿化资金,重点向珍贵用材树种培育发展倾斜。
(四)创新机制,严格考核。各级人民政府要将珍贵用材树种培育发展年度目标纳入责任制考核,制定珍贵用材树种育苗成活率、育苗标准化率、造林成活率、造林面积等发展考核指标,签订目标责任状,认真考核任务完成和实施质量情况,严格兑现奖惩。
附件:1.江苏省珍贵用材树种培育行动各市任务分解表
2.树种选择
附件1
江苏省珍贵用材树种培育行动各市任务分解表
地区 |
造林总任务 |
分年度栽植株数(万株) |
||||
总株数 (万株) |
其中成片造林面积(万亩)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
合 计 |
10000 |
40 |
3000 |
3000 |
2000 |
2000 |
南京市 |
729 |
3.4 |
219 |
219 |
146 |
145 |
无锡市 |
583 |
2.3 |
175 |
175 |
116 |
117 |
徐州市 |
939 |
3.8 |
282 |
282 |
188 |
187 |
常州市 |
689 |
2.6 |
207 |
207 |
137 |
138 |
苏州市 |
583 |
2.3 |
175 |
174 |
117 |
117 |
南通市 |
833 |
3.5 |
249 |
250 |
167 |
167 |
连云港市 |
1086 |
4 |
326 |
326 |
217 |
217 |
淮安市 |
934 |
3.8 |
280 |
280 |
187 |
187 |
盐城市 |
1136 |
4 |
341 |
341 |
227 |
227 |
扬州市 |
518 |
2.3 |
155 |
155 |
104 |
104 |
镇江市 |
598 |
2.4 |
179 |
179 |
120 |
120 |
泰州市 |
536 |
2.3 |
161 |
161 |
107 |
107 |
宿迁市 |
836 |
3.3 |
251 |
251 |
167 |
167 |
附件2
树 种 选 择
一、推荐树种
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结合江苏各地自然环境条件,遵循适地树种和乡土树种优先原则,推荐珍贵造林树种34种。其中,优先推荐10种,一般推荐24种(树种特性及适栽地区详见表1、表2)。
1﹒优先推荐树种。银杏、榉树、榔榆、紫楠、香椿、薄壳山核桃、楸树、南京椴、麻栎、栓皮栎等。
2﹒一般推荐树种。香樟、杂交马褂木、青冈、冬青、红楠、浙江楠、湘楠、梓树、苦槠、黄檀、刺楸、色木槭、白栎、红椿、柿树、枣树、光皮树、红豆树、黄金树、栗叶榆、南方红豆杉、榧树、圆柏、柏木等。
二、树种应用
依据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苏南丘陵山区、苏中里下河地区、苏北丘岗及废黄河地区、沿江及沿海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及土壤等状况,合理选择应用适宜的珍贵用材树种或品种(不同区域珍贵用材树种应用详见表3)。
表1 优先推荐树种
序号 |
树种 |
树种特性 |
适生范围 |
1 |
银杏 |
落叶大乔木,根深,主干通直,寿命长。阳性树,喜排水良好的深厚砂质壤土。耐寒性颇强,生长较快,不耐水湿 |
全省平原地区 |
2 |
榉树 |
落叶乔木,喜光略耐荫。喜温暖气候和肥沃湿润的土壤,耐轻度盐碱。根深而抗风强,抗污染,寿命长 |
全省丘陵山区、平原区 |
3 |
榔榆 |
落叶乔木,喜光耐干旱,酸性、中性及碱性土壤均适应,但以肥沃且排水良好中性土壤为最佳。对有毒气体烟尘抗性较强 |
全省丘陵山区、平原区 |
4 |
紫楠 |
耐荫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之微酸性至中性土壤,略耐寒,萌芽性强,生长较慢 |
宜溧、环太湖丘陵山区、宁镇扬 |
5 |
香椿 |
落叶乔木,喜温,喜光,较耐湿,适宜于河边、宅院周围肥沃湿润的砂壤土。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pH5.5—8.0 |
全省范围 |
6 |
薄壳山 核桃 |
乔木,阳性树种,对土壤适应范围广,在立地条件好的区域生长迅速,深根性,萌蘖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寿命长 |
全省丘陵山区、平原区 |
7 |
楸树 |
落叶乔木,深根性,喜光,较耐寒,不耐干旱、积水,稍耐盐碱。萌蘖性强,幼树生长慢。耐烟尘、抗有害气体能力强 |
全省丘陵、平原区 |
8 |
南京椴 |
树干通直圆满,寿命长,花香,病虫害少,对烟尘和气体抗性,生长缓慢 |
全省丘陵山区 |
9 |
麻栎 |
喜光,深根性,萌芽力强,耐干寒,抗风,适宜酸性土壤 |
全省丘陵山区、平原区 |
10 |
栓皮栎 |
喜光,深根性,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石灰石性土均能生长 |
全省丘陵山区、平原区 |
表2 一般推荐树种
序号 |
树种 |
树种特性 |
适生范围 |
1 |
香樟 |
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土壤以深厚、肥沃、湿润微酸性粘质最好,主根发达,深根性 |
苏南丘陵山区、平原区 |
2 |
杂交马褂木 |
喜光及温和湿润气候。喜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不耐水湿 |
全省丘陵山区、平原区 |
3 |
青冈 |
喜温暖多雨气候,较耐荫;喜钙质土石灰岩山地。萌芽力强,深根性,抗有毒气体能力较强 |
苏南丘陵山区 |
4 |
冬青 |
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酸性土壤,不耐寒。生长较慢。深根性,抗风力强。对二氧化硫及烟尘有一定抗性 |
苏南丘陵山区 |
5 |
红楠 |
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喜肥沃湿润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
苏南丘陵区、连云港云台山丘陵区 |
6 |
浙江楠 |
大乔木,树干通直;喜温暖湿润,分布于丘陵低山沟谷地或山坡林内,伴生植物有枫香等;深根性,抗风强 |
苏南丘陵山区 |
7 |
湘楠 |
耐荫,适于下坡湿润地。花茂盛可作蜜源 |
苏南丘陵山区 |
8 |
梓树 |
落叶乔木,主干通直平滑,适应性较强,喜温暖耐寒。以深厚肥沃夹沙土为好。不耐干旱瘠薄。抗污染能力强,生长较快 |
苏南丘陵、平原区 |
9 |
苦槠 |
常绿乔木,树冠浓密,观赏价值很高,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但耐阴;耐干旱、瘠薄。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抗性强 |
苏南丘陵山区 |
10 |
黄檀 |
全省丘陵山区 |
|
11 |
刺楸 |
落叶乔木,适应性很强,喜光和湿润的环境,稍耐阴,耐寒冷,适宜肥沃、深厚、疏松且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生长 |
全省丘陵山区 |
12 |
色木槭 |
落叶乔木,稍耐阴,深根性,喜湿润肥沃土壤,在酸性、中性、石炭岩上均可生长 |
全省丘陵、平原区 |
13 |
白栎 |
落叶乔木,喜光,较耐阴;喜深厚、湿润、肥沃土壤,但也较耐干旱、瘠薄,但在肥沃湿润处生长最好。萌芽力强 |
全省丘陵山区 |
14 |
红椿 |
苏南丘陵、平原区 |
|
15 |
柿树 |
落叶乔木,秋季叶经霜变红,非常美观。深根性,对土壤适应性强,在山地、平原、微酸、微碱性的土壤上均能生长 |
全省范围 |
16 |
枣树 |
落叶乔木,强阳性,对气候、土壤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深而广,能抗风沙 |
全省范围 |
17 |
光皮树 |
落叶乔木,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壤土,深根性。喜光,耐旱,对土壤适应性较强,抗病虫害能力强,耐寒 |
全省范围 |
18 |
红豆树 |
喜光,幼年喜湿耐阴,中龄以后喜光。较耐寒。对水分要求较高;根系发达,寿命较长,具萌芽力 |
苏南丘陵、平原区 |
19 |
黄金树 |
乔木,喜光树种,喜湿润凉爽气候及深厚肥沃疏松土壤。耐寒性较差,不耐贫瘠和积水 |
全省范围 |
20 |
栗叶榆 |
高大落叶乔木,喜光耐干旱,酸性、中性及碱性土壤均适应,尤以肥沃且排水良好中性土壤为佳。抗毒气及烟尘性较强 |
全省范围 |
21 |
南方红豆杉 |
苏南丘陵山区 |
|
22 |
榧树 |
乔木,喜光而好凉爽湿润的环境,适宜于土层深厚黄壤谷地,忌积水低洼地,干旱瘠薄处生长不良,能耐寒 |
宜溧山区 |
23 |
圆柏 |
常绿乔木,喜光较耐荫。忌积水。耐寒、耐热,对土壤适应广、深厚而排水良好处生境最佳。深根性,根系发达 |
全省丘陵区 |
24 |
柏木 |
乔木,喜温暖湿润,对土壤适应性广,耐干旱瘠薄,也稍耐水湿,主根浅细,侧根发达。耐寒性较强 |
全省丘陵、平原区 |
表3 推荐树种在不同区域的应用
区 域 |
主要推荐树种 |
应用方式 |
环太湖丘陵区 |
榉树、银杏、麻栎、栓皮栎、薄壳山核桃、杂交马褂木、榔榆、黄檀、香樟、苦槠、青冈、冬青、紫楠、红豆树 |
成片造林、定向改培、城市与村庄绿化 |
宁镇扬丘陵区 |
榉树、银杏、麻栎、栓皮栎、薄壳山核桃、杂交马褂木、榔榆、黄檀、香樟、苦槠、青冈、冬青、紫楠 |
成片造林、定向改培、城市与村庄绿化 |
徐州丘陵区 |
银杏、麻栎、栓皮栎、薄壳山核桃、杂交马褂木、榔榆、黄檀、青檀、楸树 |
成片造林、定向改培、城市与村庄绿化 |
连云港丘陵区 |
榉树、银杏、麻栎、栓皮栎、薄壳山核桃、杂交马褂木、榔榆、黄檀、冬青、红楠、栗叶榆 |
成片造林、定向改培、城市与村庄绿化 |
淮北平原区 |
榉树、银杏、薄壳山核桃、杂交马褂木、榔榆、黄檀、香椿、楸树、麻栎、栓皮栎 |
杨树更新造林、城市与村庄绿化 |
沿海平原区 |
榉树、银杏、薄壳山核桃、麻栎、栓皮栎、榔榆、黄檀、香椿 |
杨树更新造林、城市与村庄绿化 |
沿江平原区 |
榉树、银杏、薄壳山核桃、杂交马褂木、榔榆、黄檀、香樟、香椿、楸树、麻栎、栓皮栎 |
成片造林、城市与村庄绿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