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生​态     养​​生​​

​​

常州市金土地农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浦河村委巢家村66号          

电话:0519-83981615,15380030558,13685233005, 13328187906 

传真:0519-83387066

电邮:13685233005@139.com

何雅萍在新北区2021年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视频交流会上的发言(2021年11月24日)
来源:产业发展部 | 作者:何雅萍 | 发布时间: 2021-12-03 | 1162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叫何雅萍,1991年获得江苏省劳模称号,2018年在新北区总工会和孟河镇工会的指导帮助下,成立了“何雅萍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我公司名称叫“常州市金土地农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2005年开始专门进行薄壳山核桃(碧根果)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尽管我的薄壳山核桃种植系列技术并非属于“何雅萍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成果,但是,劳模创新工作室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了我启发:

第一,让我更加珍惜“劳模”的荣誉。国家对劳动模范的评价是: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共和国的功臣。自从“何雅萍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牌匾挂上我公司的墙面,时时都在惕励我不能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忘记自己是劳模。

第二,既然我的工作室叫“劳模创新工作室”,我应该时时不忘创新。我的创新表现在:持续跟进国家在薄壳山核桃产业方面的新政策,不断研究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不断吸纳和钻研薄壳山核桃种植的新技术,不断思考为农民服务的新路径、新方式。

第三,既然我的工作室“劳模”两个字后面还有“工匠”二字,我就要发扬爱岗敬业、专注、精益求精等工匠精神,让技术更加精湛,让服务更加精到,让农民通过薄壳山核桃致富真正成为可能,将粗放型农林产业向科学型、生态型、节能型方向推进。

第四,作为农林行业的劳模,作为“何雅萍劳模(工匠)工作室”的带头人,我认为应该把我作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的使命当作是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使命,那就是:“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

 

自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我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由于中美贸易战,国家在农业基本用地使用政策方面有了新要求、新规定,也就是平原地带基本农业用地必须全部用于粮食作物的种植,原则上不得用于植树造林。为此,我们把目光瞄准陕西、江西以及重庆等多山多丘陵的地带,通过当地农业部门进行薄壳山核桃的种植推广。

 

“何雅萍劳模创新工作室”下一步的打算是:

第一,持续进行薄壳山核桃产业和技术的研究,扩大公司发明专利和实用性专利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公司知识产权的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方面的作用。

第二,将西部山区、丘陵地区作为薄壳山核桃技术推广种植的重点区域,在政府的指导下积极扶贫,带动那里的农民致富。

第三,引导江苏本地老百姓在田边地头种植薄壳山核桃,充分利用边边角角增加收入。

第四,积极响应我国政府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上关于“碳排放”“碳中和”的承诺,积极争取江苏现代低碳技术研究院的支持,研究薄壳山核桃在我国“双碳”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薄壳山核桃种植方式在促进我国实现“双碳”承诺方面的路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