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金土地农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雅萍刚刚从清华大学回到江苏常州,感到肩上担子很重。江苏省委组织部在清华大学举办了“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时代发展(现代农业)专题培训班”,何雅萍作为刚刚荣登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榜的薄壳山核桃种植“土专家”,名字出现在了学员花名册上。这次培训大大增强了她“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这“三带”的使命感。近年来,她带领一批专家团队跑遍大江南北,对薄壳山核桃的种植实施“保姆式”服务,将这一高档木本油料种植技术推向了全国十省一市。
一.十年辛苦不寻常,她探索出了美国薄壳山核桃在中国早产丰产的秘诀
2005年初,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专家送给已经从农技站站长位子上内退的江苏省劳模何雅萍3000株碧根果(美国薄壳山核桃)树苗,从此她与碧根果一见钟情:“我要让碧根果国产化、本土化,让只有观赏价值和建材价值的树种同美国一样成为果用树种。”由于一棵树上的雌花和雄花不在同一个时间开放,而其能够授粉的机会每年只有几天,如果这一两天遇到恶劣天气,就根本授不了粉,中国大陆的薄壳山核桃结果晚、难结果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农林专家和种植户。何雅萍用了10年时间,对100多个品种进行观察、筛选,界定了优良品种组合,构建了早实丰产的品种基础,使其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早实性、丰产性和稳产性。雌花雄花一年一次鹊桥会,为了子孙满堂,利用3到5个树种的巧妙搭配和接穗的合理嫁接,探索出了“多向循环重叠授粉法”,为牛郎织女安排了长达20天以上的探亲假,结果概率大幅提高,产量大幅增加,引得全国各地专家和种植户纷至沓来,参观者用“震撼”一词形容自己的感受。南京一位农林专家用“中国碧根果皇后”来形容何雅萍在薄壳山核桃产业领域的地位。
二.为提升科研水平,公司组建了薄壳山核桃研究院
公司现有科技人员11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2名,有突出贡献专家1名,外聘专家8人。先后承担国家及省市各级研究项目10项(其中薄壳山核桃8项),项目多次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与多家科研机构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包括: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常州市现代农业科学院。公司牵头成立了民营的“薄壳山核桃科学研究院”,常州籍著名农科专家赵亚夫担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周建涛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食品与工程学院朱恩俊教授、镇江农科所糜林研究员等多名业内一流专家担纲研究院工作。公司的薄壳山核桃树种“碧根源3号”于2014年被江苏省认定为林木良种,获得了两项专利,还有10项技术也已接近成熟。
三.带动农民致富,公司牵头成立了省级薄壳山核桃专业合作社
出身农民的何雅萍情系农民,她给公司周围的村民赠送价值10万元的薄壳山核桃树苗并指导他们栽种。2017年,牵头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省级薄壳山核桃专业合作社,利用金土地公司自身拥有的薄壳山核桃良种树苗和国内领先的技术优势,推动实施《江苏省珍贵用材树种培育行动方案(2016—2020)》。公司致力于薄壳山核桃整个产业链生产技术的开发研究,在薄壳山核桃良种选育、嫁接繁殖、品种配置、整形修剪、绿色病虫害防控、产品深加工等生产技术和林下经济、产业文创、园区建设等经营模式开发应用方面,都处在全国领先地位。公司自身拥有近500亩种植研究基地,在全国适种省份种植推广和技术服务面积近4万亩,合作单位遍布江西、安徽、四川、湖南、湖北以及重庆市等全国10省1市。
四.服务模式创新,她们将“保姆式服务”推向全国各地
为减少农民及农业投资商的风险,2017年,公司推出了全方位“保姆式”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包括:依托公司对产业政策研究方面的特长,协助种植户(包括农业投资商)解读各级政府的木本油料种植扶持政策;根据种植户对园区建设的愿景目标(是打造种植示范区,还是建成产果林抑或果材两用林),帮助客户制订规划;为种植户研究当地气候、土壤,确定种植品种以及品种组合方案;以总经理何雅萍领衔的公司技术团队则负责指导修剪、嫁接、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同时指导林下套种、套养以发展林下经济;最后,公司还将负责以保护价回收薄壳山核桃并进行深加工。这种保姆式服务最大的受益者为安徽肥西县官亭镇某公司,他们拥有1万亩薄壳山核桃种植基地。其实何雅萍梦想的服务范围远不止目前的10省1市,她的梦想是:在北纬28~36度这8个纬度适种区域的中国土地上,让所有抛荒的山岭和经济效益很低的土地都种上薄壳山核桃,让丰产期长达百年的薄壳山核桃帮助农民致富,助推乡村振兴。这也是常州市农委长期扶植金土地公司薄壳山核桃种植基地之后,渐渐生长起来的“木本油料产业的中国梦”。